1.符合國家學費減免政策的家庭在8月15日以前線上預約報名可優先享受有限的減免名額。2.凡線上預約報名者來校報到后,可憑當日汽車、火車、出租車等車票報銷最高不超過200元路費,同時可享受校車免費定點接站服務。
學校等級:|國家示范|省級重點|
辦學性質:|公辦|
分類標簽:
學校人氣:共有-5000+-人次點擊
在校生數:5000+人
所在地區:茂名市
學校地址:高州市潘州東路138號
高州農業學校位于粵西歷史文化名城高州市區,創辦于1905年,是國家級重點學校中專學校。該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5687人,建有“國家農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”,是“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”、“廣東省中等職業教育實訓中心”、“廣東農業職業教育示范基地”。近年來,該校以創建示范學校為契機,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載體,以涉農專業建設為重點,以校企合作為抓手,強化內涵發展,充分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,提升了辦學水平和核心競爭力,迎來了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。 加強學校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2007年以來,先后投入示范性學校建設專項資金5000多萬元,建設教學樓、實訓中心、學生公寓等。現有校舍建筑面積119412m2,生均校舍建筑面積為27.23m2。同時積極籌措資金,加強學校硬件建設。 一是加大儀器設備投入。新增價值920多萬元的先進教學實訓設備一大批,新增設備占設備總值37%以上。目前,教學設備總值2498萬多元,生均儀器設備值為5700元。 二是加快校內、外實訓基地的建設。現擁有建筑面積4645m2的獨立實訓大樓2棟,建筑面積近2892m2的畜牧場、在建的實訓中心13000m2,學校實訓中心總建筑面積為20377m2。另有12273m2的實訓魚塘、94714m2的實訓果園、40020m2的實訓農場。與中糧飼料(茂名)有限公司、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、高州根子農業站、美的集團、高州市順達豬場、粵楊草香豬專業合作社、高州楊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周邊鄉鎮農業部門、中小型企業、街道辦、村委會等用人單位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,建立了42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和實習點。 三是加強數字校園建設。投入了100多萬元,使學校現擁有教學用計算機1362臺,生均0.23臺,計算機相關專業生均超0.4臺,其中近五年購置比例超80%。行政辦公人員全部配備計算機,專任教師均配發筆記本電腦1臺。多媒體場室占總教學場室的73.1%。各大專業均配套相應的教學平臺。校園網配備千兆光纖高速以太網及其所需各種外圍設備,覆蓋所有教學場所及全部管理部門、業務部門,共1266個工作站點。學校有建筑面積為2842m2獨立的圖書館,藏書達15.6萬冊,生均圖書27.4冊;印刷圖書93.3%,專業圖書達83.7%,設置有學生閱覽室、教師閱覽室、電子閱覽室。 制作和完善了一大批文字、圖片、圖形、動畫、音頻、視頻等多媒體素材,教學大綱、教學計劃、教案、實驗大綱和實驗指導書等全部有電子材料,建立了多媒體課件、專題學習網站、題庫等電子教學資源庫及圖書、期刊、報紙、網絡資源鏈接等電子文獻。 培養“雙師型”教師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堅持以內涵發展為指引,以“雙師型”教師培養為抓手,重視師資來源“四源并進”,隊伍結構合理。近三年接收調進教師20多人,其中畜牧獸醫專業就有5名碩士學位研究生;公開招聘用了近40名高學歷的年輕教師。主動與高校老師、行業企業技術專家聯系,聘請他們加入該校專業建設委員會和課程改革指導委員會,來校講學,或擔任頂崗實習學生的指導老師。從企業中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。 啟動“名師工程”,師資培訓做到“四位一體”。近三年,培養了8名專業帶頭人;組織教師259人次參加茂名市教育局組織的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,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省級、國家級專業骨干教師培訓86人次。目前擁有“雙師型”教師181人。 “四能并舉”,圍繞教師的專業業務能力、教育教學能力、教育科研能力、課程開發能力,通過建立課題組等一系列管理手段,為教師成長提供平臺。近三年已開發和正在開發34門校本課程。主持的《關于提高中職德育課程實效性的對策研究》已獲省重點課題立項。“創建特色園藝專業研究”被列為茂名市教育科學“十一五”規劃課題立項。共有研究課題35個立項,23個課題已經結題。專任教師人均發表論文一篇以上,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的8篇,市級獎勵20多篇。6個課件參加省、市級比賽均獲獎。 目前,該校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有276人,其中,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專任教師37人。90人具備高級職稱,128人具備中級職稱,專業課教師220人,“雙師型”教師181人,配備有47名專職實習指導教師,其中93.6%具有高級工及其以上的任職資格。外聘收入各專業、行業的中高級職稱、職業資格人員213人。 創新辦學理念改革辦學和人才培養模式 該校進一步創新培養模式,健全了校企合作長效機制,成立了“校企聯合辦學工作領導小組”、“企業校區工作領導小組”、“頂崗實習工作領導小組”,各主干專業成立了有行業、企業專家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。制定《廣東省高州農業學校校企合作、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五年規劃》、《廣東省高州農業學校校企合作辦學管理辦法》等制度,規范校企合作行為。 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模式,實行“訂單”式培養和校企“雙元”辦學,與企業共建工學結合班、半工半讀班,與企事業單位共建頂崗實習基地,并設立獎學金。組織了6所高校、1所中專學校、1所民校、1所西部職校和東莞市勞動局東坑分局開展聯合辦學。聘請了36名行業、企業專家來校參與學校教學工作、專業建設和管理,推進社會名師參與辦學。 深化內涵建設拓展辦學特色 優化專業結構,強化特色專業建設。目前,該校開設的18個專業中,園藝、汽車運用與維修、畜牧獸醫是省級重點學校專業。畜牧獸醫、汽車運用與維修、會計三個專業實訓中心已獲得省專項資金支持。園藝、畜牧獸醫是該校的老牌特色專業,已依托園藝專業承擔省級科研課題“儲良龍眼品種提純復壯”的研究,依托園藝、畜牧獸醫專業和“國家農業特種職業技能鑒定站”,對園藝、畜牧獸醫專業8個工種進行技能鑒定。 注重專業課程體系建設,致力打造一批精品課程,形成課程品牌,已逐步完善了以職業能力為主線、以職業活動課程為主體,以開發綜合實踐課程為重點,與國家和省規定課程有機統一的、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校本課程。目前已經開發和正在開發34門具有教學改革特色、地方特色和該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及相應的校本教材,有力地提高了畢業生職業崗位的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。 積極推進教學模式、教學方法、教學手段改革,著力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。結合專業特點,推行項目教學、案例教學、場景教學、模擬教學及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等新教學模式,做到“做中教,做中學”、理論實踐一體化,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,提高了教學質量。強力推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“一個轉變”、“兩個結合”、“三個合一”、“四個不能”的專項改革,實現了職業教育以文化課為基礎,以專業課為主導,以實習操作為重點,以培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目的的教學觀念大轉變。同時加強“三創教育”,培養學生創新意識。 打造具有職教特色的校園文化。積極倡導以“實踐創新”為核心的新一輪校園文化建設,高度重視專業文化建設,教學區、實習區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效對接,校內各實訓基地均模仿企業場景,突出本行業的專業文化,學校課程建設重視對學生專業文化、職業道德等“軟技能”的培育。班級管理注重與企業接軌。 發揮科研成果優勢服務“三農”不改色 該校曾創造了畝產萬斤薯、千斤稻和20噸甘蔗的高產紀錄,育成高農選三、選二、選一等高產優質的甘薯品種和高農晚矮等水稻品種;自行研發的“高農飼料配方系統”軟件獲國家專利,被中國農學會認定為“高產、優質、高效農業技術”,“GHPF-飼料配方軟件之星”獲中國農學會獎勵;“水稻、甘蔗、花生、香蕉應用稀土研究和示范推廣”、“珍汕97A、V20A、IR24、IR26稻穗發育過程觀察和花期預測”、“花生有效針與植株性狀及氣象因素的關系”、“白僵菌粉劑的生產和應用研究”等科研成果獲得省獎勵。近年,該校教師參與制定的《冬黃瓜生產技術規程》,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成為廣東省地方標準;由該校獨立承擔的省級科研課題“儲良龍眼提純復壯技術”、“油茶品種改良和開發利用”、“皮特蘭豬飼養”的研究和推廣,成果獲得專家組的肯定。 在占據農業技術制高點的基礎上,堅持以服務“三農”為宗旨,立足“三農”,拓展主干專業建設的空間,與村委會和基層站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。每年定期組織畜牧獸醫、果蔬花卉生產技術、農機、會計等專業學生深入村委會和基層站場進行技術服務和實踐鍛煉,并根據實踐反饋調整專業課程設置和授課內容,把專業建設拓展到農村生產和實踐一線,充分利用專業技術特長真誠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,示范作用和辦學效益顯著。 一是開展技術服務。近三年,開展農科服務活動26期,培訓種植戶3812人次,田間服務1077人次,服務養殖戶5000多人次,發放農科資料17800份,農科光碟30多盤,贈送該校培育的種苗及肥料總價值11萬多元。協同茂名市和高州市有關部門,每年培訓種植和養殖專業戶2000多戶,助推形成了“一村一品”發展模式。每年提供校外同類專業500個實訓崗位。 二是開展技能鑒定。依托果蔬花卉生產技術、畜牧獸醫等省市級重點專業開展對果蔬花卉生產技術、畜牧獸醫專業10個工種進行技能鑒定,年均鑒定1100多人次。 三是主動承擔社會培訓。從2007年開始,該校共培訓了1300多名退伍士兵學員;主動承擔村官教育培訓工作,成為廣東省村官教育培訓的唯一試點單位;省農廳等七廳局安排給該校的2010年度80名農民創業培訓任務已開班培訓。近三年,先后舉辦了養豬養禽技術、名優水果種植技術、計算機應用技術和會計從業人員培訓班。同時還舉辦崗前、在崗、考證或訂單式培訓班,年均培訓2200人次以上。 目前,學校在全面推進各項改革和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同時,進一步強化學校辦學特色。在加快育人環境建設的基礎上,不斷推進教育創新,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“師資一流、質量一流、管理一流、設備一流、環境一流”的具有較大規模效益的國家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!
一、招生對象:
招收應、歷屆初中、高中畢業生及同等學歷有志青年。
二、報名手續:
即日起可到校招生辦或當地我校招生點報名,或來函來電報名、網上報名。
本地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可在就讀中學填中考志愿報名。
報到時帶好戶口本,初高中畢業證書。
三、報到注冊時間:
即日起到9月15日止(先到者免費培訓電腦、外語、書法)
四、報到期間在火車站和汽車站有專車接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