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明確規定,技工院校招生計劃需納入全省統一編制體系,且不得提前違規發布。招生計劃究竟何時公布?熱門專業是否擴招?如何快速鎖定目標專業名額?本文結合官方政策與產業動態,一次性講清關鍵要點。
隨著 2026 年中考進入倒計時,廣東技工學校的招生計劃公布時間成了家長和考生最關心的問題。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明確規定,技工院校招生計劃需納入全省統一編制體系,且不得提前違規發布。招生計劃究竟何時公布?熱門專業是否擴招?如何快速鎖定目標專業名額?本文結合官方政策與產業動態,一次性講清關鍵要點。
根據粵招〔2025〕7 號文件要求,2026 年廣東技工學校招生計劃實行 “省級匯總 + 院校細化” 的發布機制,分三個關鍵階段逐步公開,考生需精準把握時間節點:
省招生辦將匯總全省所有技工學校招生計劃,編制成《廣東省 2026 年普通高校春季高考統一招生專業目錄(中職生版)》,通過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官網(https://eea.gd.gov.cn)和 “廣東招生考試” 微信公眾號同步發布。該目錄包含所有招生專業名稱、計劃人數、證書要求、院校專業組劃分等核心信息,是考生選報的基礎依據。
各技工學校會在省級目錄基礎上,通過本校招生網發布更詳細的計劃細則:
細分信息:如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的 “普通班” 與 “訂單班” 名額分配、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實訓設備配置標準;
特殊政策:包括中高職貫通三二分段的對接高職院校名單、退役士兵單列計劃人數、獎學金覆蓋比例等;
發布高峰: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、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等熱門院校通常在 2 月中旬率先公布,偏遠地區院校多集中在 3 月初。
首輪錄取結束后,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會在省考試院官網公布補錄計劃,補錄專業多為區域特色專業(如粵東的潮菜烹飪、粵西的農村電子商務),考生需在公布后 24 小時內完成志愿填報。
結合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需求及技工教育專業調整動態,2026 年三大專業集群招生計劃預計大幅增長,成為報考熱門:
作為廣東制造業升級的核心支撐,智能制造類專業持續擴容,重點專業及擴招邏輯如下:
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:對接美的、格力等企業智能產線需求,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計劃新增 2 個訂單班,擴招 80 人,要求考生需具備電工基礎證書;
智能網聯汽車技術:響應廣汽埃安、小鵬汽車擴產需求,東莞市汽車技術學校該專業計劃從 2025 年的 120 人增至 180 人,實訓課程占比提升至 70%;
芯片設計與制造:新增熱門專業,深圳市信息技術職業學校首次招生即投放 60 個名額,需通過院校組織的數學能力測試。
緊跟數字經濟發展,信息技術類專業加速迭代,2026 年亮點顯著:
人工智能技術應用:廣州市技師學院新增該專業,計劃招生 100 人,核心課程包含機器學習基礎與智能設備調試,適配華為、騰訊等企業基層技術崗位;
車聯網技術應用與服務:珠三角地區院校普遍擴招,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該專業計劃擴招 50 人,與百度 Apollo 共建實訓基地;
通信技術應用:因 5G 基站運維需求激增,全省計劃新增 300 個名額,持有華為 1+X 網絡運維證書者可優先錄取。
粵東西北地區依托 “百千萬工程” 發展特色專業,成為計劃增長新亮點:
低空飛行運營與管理: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新增專業,計劃招生 80 人,培養無人機物流調度、低空旅游服務等技能人才;
康養與智慧農業:粵北地區院校整合資源,廣東省粵北技師學院該專業計劃擴招 60 人,課程融合物聯網技術與健康管理知識;
潮汕工藝與文創設計:粵東地區特色專業,汕頭市技師學院計劃擴招 40 人,與潮汕工藝研究院合作開展非遺傳承教學。
權威平臺: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官網 “春季高考” 專欄、“廣東高質量專業設置助推技能好就業” 服務平臺,可查詢全省近 300 個專業的詳細計劃;
院校官網:重點查看 “招生就業” 欄目,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等院校會同步公布近 3 年錄取分數線與就業數據;
警惕陷阱:對 “提前鎖定名額”“內部指標” 等宣傳保持警惕,所有招生計劃均需通過省級平臺統一公布。
訂單班計劃:如佛山市南海區信息技術學校與美的共建的 “智能制造訂單班”,計劃 60 人,畢業直接入職,需在報名時提交企業面試材料;
中高職貫通計劃:全省 28 所高職院校對接中職開展三二分段培養,如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對接的機電一體化專業,計劃 50 人,轉段考核通過率達 92%;
退役士兵單列計劃:28 所高職院校專項投放計劃,順德職業技術大學機械類專業單列 40 個名額,無需技能證書即可報考。
各專業對技能證書的要求已明確納入招生計劃,例如:
報考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需持有汽車維修工中級證;
報考計算機應用技術需具備全國計算機等級二級證書;
退役士兵報考高職院校可豁免證書要求,但需提供退役證原件。
優先選擇與本地主導產業對接的專業:
珠三角地區考生可重點關注智能制造、信息技術類專業,對應企業密集,起薪普遍超 6000 元;
粵東考生可考慮潮汕工藝、輕工制造類專業,本地企業就業率達 85% 以上;
粵西、粵北考生可選擇農村電子商務、康養服務類專業,政策扶持力度大,就業缺口顯著。
不會。省考試院要求 2026 年 “3 + 證書” 考試招生計劃原則上不少于 2025 年,且新興專業持續新增,整體計劃呈增長趨勢。
可以。非戶籍考生滿足 “3 年學籍 + 居住證 + 社保” 條件即可報考,但熱門專業競爭激烈,建議提前準備技能證書提升競爭力。
訂單班由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,計劃名額固定(通常占專業總計劃的 30%),需通過企業面試,畢業直接簽訂勞動合同,薪資比普通班畢業生高 15%-20%。
需重點關注院校資源:如廣州市技師學院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,因有華為技術支持,值得優先選擇;若院校無對應實訓設備,需謹慎報考。
可在院校招生網查詢 “畢業生質量報告”,或通過 “廣東高質量專業設置助推技能好就業” 平臺查看專業就業率、平均薪資等數據。
補錄專業多為區域特色或新興專業,并非 “冷門專業”。如 2025 年粵西農村電子商務專業補錄考生,畢業就業率達 90%,平均薪資 5500 元。
2026 年廣東技工學校招生計劃的發布節奏清晰、擴招方向明確,考生需在 1 月省級目錄公布后圈定目標專業,2 月院校細則發布后精準核對報考條件,3 月完成志愿填報。尤其要注意:熱門專業需提前準備技能證書,區域特色專業可作為 “保底選項”,訂單班計劃需把握面試時機。
建議家長與考生建立 “信息追蹤表”,記錄目標專業的計劃人數、證書要求、院校資源等關鍵信息;關注 3 月中旬的 “技校招生咨詢會”,現場與院校招生老師確認最新計劃動態。在產業與政策的雙重加持下,選對招生計劃充足、適配產業需求的專業,中職生同樣能實現 “技能成才、高薪就業” 的目標。